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
融合谋发展 创新赢未来——山东省报协七届三次理事会(扩大)会议暨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年会部分…… 实时焦点
来源: 琅琊新闻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6 12:18:16

在融合中焕发报业活力,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

山东省报业协会会长 许衍刚

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,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片圣地。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沂蒙人民为支持保护党的报纸和新闻工作者 ,做出了很大牺牲。党的新闻事业与人民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,在这里得到最生动的诠释。今天报业同行来这里考察采访,对沂蒙精神会有更深的感受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今时代,传统报业面临种种考验,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。在融合中增强凝聚力、引导力,焕发报业活力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。近几年全省各家报社都在努力探索融合转型,新媒体影响力明显提升。但整体看,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。本次理事会议和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年会同时召开,特别邀请江苏省两家报社的领导到会传授经验,安排本省 5 家理事单位发言,就是为了增进交流,互相切磋启发,探求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。因循守旧没有出路,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。期待更多单位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创造更多成果经验,促进山东报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作出新的贡献。

融中对 媒体深融的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

中国报业融媒研究中心主任,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 周劲

当下媒体深融进入新的征程,一方面受疫情影响,媒体融合与报业经营,到了发展的重要关头,另一方面,智能互联网时代,人工智能突飞猛进,流量红利已经见顶,改革进入深水区,亟待踏上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新征程。

当下媒体发展的情形,与东汉末年,刘备向诸葛亮进行的经典战略咨询案例《隆中对》非常相似,我们也进入融中对,新型主流媒体大厦应该是以底层逻辑为地基,中层布局为四梁八柱,顶层设计为蓝图,才能运筹帷幄、突出重围。

底层逻辑的表象背后的本质是要定战略,明确任务,按任务设计流程,基于战略和流程组织再造,同时要转变为流程化的组织,打通部门墙,让各部门工作都能落脚到流程和任务上。顶层设计也要系统谋划,向数据化、智能化、智视频、数字文产方向发展,并依次推进战略规划、治理结构、流程再造、部门设置、组织再造、绩效考核、资源配置、招兵买马、人才培养、盈利模式等步骤,从而实现战略一体化规划、改革一体化推进、平台一体化建构、内容一体化生产、组织一体化展望、流程一体化重构、薪酬一体化考核等十四个一体化。中层布局则要注重数字密码操盘术,要借助融合传播、组织架构、薪酬体系、平台建设四大战术,实现站高位、主旋律、强策划、全媒体、讲故事、广传播等六大策略。

以融合转轴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

大众日报新锐大众采编运营中心主任 兰传斌

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,传播分众化、差异化趋势突出。近年来,大众日报坚持稳中求进、守正创新,将融合发展推向以新媒体为主轴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建设。

我们以融合转轴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,已经形成五个重要指标,分别是主力军全部转向主战场,245名采编人员全部都是新媒体生产传播者;构建全媒生产传播体系,“策、采、编、发、传、评”实现全流程全媒体闭环,全媒体、立体化、即时性报道成为常态;全员考核实现全媒体化,新媒体考核占比超过70%;全媒体平台矩阵全网覆盖用户超1.5亿,客户端用户下载量突破4000万,塑造“山东事看党端”的品牌,大众日报微信公众号用户超过1700万,在全国省级党报和省内媒体中排名第一,微博用户近500万,多个主持话题浏览量过亿;舆论引导力和高端内容供给显著提升,点击量过亿的“爆款”产品频频涌现,主流舆论引导声势更加强劲。

在具体实践过程中,通过突出主题、扣着问题、设置议题、贴着人心等措施,加强舆论引导;通过搭建全媒体指挥平台、重塑全媒体组织架构、搭建创新孵化平台、搭建立体化传播平台等举措,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和平台;通过全媒体产品升级、全媒体战队升级、立体化传播等措施,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;通过做好重大主题经营、推进融合转轴创新发展、开拓企业市场等措施,促进发展业态转型升级。

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生态型融媒体系

青岛日报社(集团)观海新闻编辑部副总编辑 邹吉宏

面对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,青岛日报社、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加强顶层设计,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守正创新、锐意进取,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,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要求、遵循传播规律、符合自身实际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路。

2020年开始,青岛日报社(集团)整合青岛日报、晚报、早报三报采编部门,组建新闻大生产中心,下设时政、经济、区域、城市、科教卫、文旅体等“9+1”行业全媒体中心,协同调度整个行业资源。以“深度改革”倒逼“深度融合”,全面推进“架构重组、流程再造、考核转向、一体管理”,从破解“改革存量”和适应“创新变量”等方面,整体谋划、系统重塑、全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。以生产转型为主线,考核转向为动力,内聚平台、外建生态,实现了内容集成生产和观海新闻客户端首发优势,同时组建以观海为统领的数字传播中心,推动主力军转向互联网主战场,打造智库传播定制服务平台,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和运营力。

为推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,强化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,青岛日报社(集团)以“内容向上、社群向下、内建平台、外链资源”为业务方向,以“创新、参与、分享”为驱动机制,以“用户领着干、考核一条线、转型靠全员、业务融成链”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模式,加快生产方式转型,推进平台建设,联动全市500名自媒体网络大V,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融媒体系。

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打造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

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 梁绍伟

面对新形势下的媒体环境,临报集团持续深化媒体融合,重构采编、运营两大板块,打通内容、技术、用户各个环节,搭建了“沂蒙云”智慧媒体生态系统,形成“报、刊、网、端、微、号、屏、厅”全媒体矩阵,涵盖全媒发布、政务服务、全案策划、舆情分析、智慧城市建设等服务,综合覆盖2000万+用户。

加强阵地建设,扩大影响力。一是平台建设多元化。临报集团坚持市民总服务台和“有趣党端、青春党媒”定位,自主研发了“在临沂”客户端,获得全国报业媒体融合案例优秀奖,入选了“十三五”全国报业媒体融合和信息化优秀应用数据库。二是内容呈现立体化。信息爆炸时代,内容依然是媒体创造价值的原点,围绕中心工作,持续改进表达方式、创新表现形式。三是服务功能便民化。当前,媒体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播,而是要在融合发展中更好地服务社会、服务群众。通过“在临沂”客户端打通了“爱山东·容沂办”和“12345·临沂首发”接口,虚拟小助手可以根据关键字自动为用户匹配相关政策信息;开发临沂市便民地图系统,提供教育、医疗、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地图信息和数据服务,入选2022年中国报业媒体融合“用得好”案例库名录。

此外,临报集团高度重视新技术研发应用,创办了琅琊新闻传媒科技有限公司,去年,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并荣获了“2021年中国报业技术优秀企业”称号;并依托技术优势,还在媒体与人工智能、元宇宙融合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
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提供更强大舆论支撑

临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 张晓彬

繁花似锦时,宾朋如约至。今天,山东省报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(扩大)会议暨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年会在临沂市举办,充分体现了省市报业媒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,也体现了省报协和各地报业媒体对沂蒙老区的深情厚谊。

临沂是有史有圣有文气的文化之城,有山有水有灵气的山水之城,有情有义有正气的红色之城,有城有商有人气的商贸之城。这里孕育了“党群同心、军民情深、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沂蒙精神,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,有“中国市场名城、物流之都”的美誉,这里还是山东新闻事业的重要发祥地,新华社山东分社、《大众日报》均在此创办。

近年来,在省报协以及大众日报、济南日报、徐州日报等省内外报业媒体的鼎力支持下,临沂的新闻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。当前,临沂正锚定“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、作示范”,统筹实施现代化强市“八大战略”,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、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、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。真诚期望省报协和各兄弟报媒单位一如既往地关注临沂、支持临沂,大力宣传临沂“红色沂蒙·时尚临沂”新形象,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撑。

从队伍建设、内容生产和经营产业 三个维度进行“破局”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

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、社长 卢波

当前,处于我国四级媒体架构“腰部”的地市级媒体,面临上级媒体不断向下扎根、资本媒体野蛮生长、自媒体遍地开花的生存困境,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受众流失、渠道分流、影响力减弱、广告下滑。

面对此种困局,到底怎样才能突出重围?我们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“破局”——队伍建设、内容生产和经营产业,这也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、打造现代文化传媒集团的题中之义。自始至终贯穿各领域改革的主轴是创新驱动;而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的底座则是制度建设。

在队伍建设方面,按照“建设一支让党委放心、让人民满意能扛起职责使命的新闻队伍”的要求,主要从精简机构、完善考核和用人机制、加强能力培训这三个方面发力;建立健全考核、评价、分配机制,建立开放、灵活、高效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。在内容生产方面,优质内容永远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,徐报集团积极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通过流程重塑、考核强化和制度激励等方式,着力提升精品生产能力。在经营产业方面,改革的第三个维度是做强经营产业,近年来,徐报集团在保持传统广告优势的同时,大力拓展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、婚恋、酒水、文旅、视频等多元赛道,积极探索资本运营,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。

深化媒体融合 加速经营转型

山东省报业协会副秘书长、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经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晓峰

当前,媒体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,同时也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经营转型的攻坚阶段。近年来,济南日报报业集团(以下简称济南报业)全力深化媒体融合,加速经营转型。

在媒体融合方面,济南报业坚持“新闻+政务服务商务”和“融合赋能,伴生城市成长”的“大融合”理念,以党建工作为引领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有效落实为抓手,媒体融合分类施策多元探索,积极构建全域全媒新生态,深度嵌入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,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并不断取得突破。截至目前,济南报业已形成以“六报一网五端三中心”为核心,以运维的百余个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网站、客户端、微信小程序为辅助,以遍布济南城区的地铁平面及车体广告资源、党报阅报栏和电子屏、广场大屏等为线下支持的全媒体矩阵,总粉丝量过亿。其中,全力提升平台型新媒体旗舰——新黄河客户端,实现下载装机量突破7700万,全媒体矩阵粉丝达到9500万,直播分发媒体433个,日均触达用户数2800万,每日全网阅读数1.6亿。

在经营转型方面,从2018年就确立了总体经营思路:“依托主业,延伸产业,发展产业,反哺主业”。通过升级核心产业、提升传统产业、做强优势产业、探索多元产业等多种措施,壮大了济南报业的规模实力,也反哺了媒体转型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,夯实了媒体融合和转型的经济基础。

守正创新 深度融合 全力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

聊城日报社社长 苗运周

在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新时代,媒体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,是时代所向、大势所趋,也是纸媒破圈突围、解决生存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。聊城日报社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内部融合,加快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,推动“主力军”全面挺进“主战场”,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。

坚持改革创新,全面激发内生动力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,实行报纸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的融媒体采编考核模式,分解全流程考核点,明确全媒体产品比重底线,加大新媒体作品量化考核比重,以全媒体考核改革倒逼采编人员向全媒型、复合型人才转型,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。推动人事制度改革,用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,彻底打破编制等“身份界限”和“论资排辈”现象,把“伯乐相马”变成“赛场选马”。创新广告经营模式,整合日报、新闻网、晚报经营人员,组建统一的经营管理中心,形成经营“拳头”合力。

此外,聊城日报社创新党报发行理念,探索实行日报晚报融合发行模式,实行订日报赠晚报、晚报单独订阅的新发行政策;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,制定出台创办新公司孵化激励政策,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,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市场创业,以传媒集团为龙头引领产业多元化发展,新成立了13家子公司,涉及产业包括餐饮、影视文化、网络科技、康养休闲、房产置业等领域,形成子公司集群发展的多元经济支撑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